主要行业
-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
-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
-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
-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
-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
-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
-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
-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免责条款】
1. 用户直接或通过各类方式间接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服务和数据的行为,都将被视作已无条件接受本声明所涉全部内容;若用户对本声明的任何条款有异议,请停止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全部服务。
2. 用户需知,研报资料由网友上传,所有权归上传网友所有,慧博投研资讯仅提供存放服务,慧博投研资讯不保证资料内容的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真实性或品质;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内容可能存在侵犯第三人著作权的情形,应该及时向慧博投研资讯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慧博投研资讯将遵循"版权保护投诉指引"处理该信息内容;
4.本条款是本站免责条款的附则,其他更多内容详见本站底部《免责声明》;
■电驱动系统技术迭代趋势明确,高功率密度是发展方向。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电驱动系统技术迭代,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功率密度和效率,从而实现新能车续航里程的增加。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目前电机技术迭代的主要路径是扁线,扁线电机通过增加槽满率,可以增加电机的效率、功率密度、散热能力和NVH能力,同时生产自动化程度更高,优势显著。电控技术迭代的主要路径是碳化硅功率器件,整车电压平台从400V升到800V,对功率器件的耐压性提出更高要求,碳化硅功率器件兼具耐高压、小型化、传热性强、低损耗等特点,有望成为未来的主要技术路径。
电驱动系统技术迭代的主要路径是更深层次的集成,从电机、电控、减速器的动力总成,到动力总成、电源总成组成的六合一总成,再进一步集成BMS、VCU组成八合一总成,电驱动系统功率密度和效率得到提升,契合新能车中高端车型对于电驱动系统提出的更高要求。
■混动+纯电动驱动放量,电驱动市场千亿规模可期。随着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进一步推进,新能源汽车产品线逐步完善,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出现结构性变化。搭载混动系统的PHEV和HEV车型陆续发布,混动车型产品力较强,包括比亚迪DM-i、长城DHT和吉利雷神等产品系列,销量有望持续高速增长。蔚来、小鹏和理想等新势力车企的新产品周期陆续推出,国内车企的销量高端化占比提升,混动+纯电动驱动渗透率加速提升。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高景气度,国内车企20万以上中高端新产品周期逐步开启,驱动新能车供应链加速放量和高端化。我们预计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可达1262万辆左右,其中BEV销量1055万辆,PHEV销量207万辆;此外,随着搭载新一代混动技术HEV车型产品力的提升,我们预计HEV销量预计可达323万辆。根据不同级别车型驱动总成价值量的情况,我们估算2025年国内电驱动行业的市场规模超过1100亿。
■行业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国内企业全球化可期。新能车行业发展初期,电驱动行业技术壁垒相对较低,导致行业竞争激烈,优质头部电驱动企业经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和产品迭代,已经逐步形成规模和技术上的优势,行业洗牌已经到达后期,行业集中度即将加速提升。我们看到电驱动优质企业的现状包括:1)已经获得较多中高端优质项目定点,盈利能力和价值量均有明显提升;2)扁线化和高电压平台产品均已有充足储备,功率密度和效率优势明显;3)加速新产品扩张,在行业扩张期加速拓展市场份额。
我们中长期来看国内三方供应商和主机厂自制将共存,三方供货占比有望逐步提升,随着本土供应链的逐步发展,国内有望逐步出现全球性的电驱动龙头,主要驱动因素包括1)国内供应商产品在功率密度、效率和可靠性上逐步赶超国际供应商,在服务、响应速度上更具优势,有望切入更多全球高端客户;2)国内电驱动行业龙头规模快速放大,规模效应逐步体现,叠加国内成本端的优势,全球化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投资建议: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行业格局重塑,电机电控千亿市场加速开启,同时以国内第三方供应商主导的行业格局逐步清晰。我们认为国内优质电机电控供应商将充分受益,重点关注:方正电机、英搏尔、巨一科技、卧龙电驱,电机扁线化趋势明确,扁线供应商也将充分受益,建议关注:金杯电工、精达股份。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风险;芯片短缺影响超出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为了完善报告评分体系,请在看完报告后理性打个分,以便我们以后为您展示更优质的报告。
您也可以对自己点评与评分的报告在“我的云笔记”里进行复盘管理,方便您的研究与思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正在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