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行业
-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
-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
-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
-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
-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
-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
-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
-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免责条款】
1. 用户直接或通过各类方式间接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服务和数据的行为,都将被视作已无条件接受本声明所涉全部内容;若用户对本声明的任何条款有异议,请停止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全部服务。
2. 用户需知,研报资料由网友上传,所有权归上传网友所有,慧博投研资讯仅提供存放服务,慧博投研资讯不保证资料内容的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真实性或品质;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内容可能存在侵犯第三人著作权的情形,应该及时向慧博投研资讯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慧博投研资讯将遵循"版权保护投诉指引"处理该信息内容;
4.本条款是本站免责条款的附则,其他更多内容详见本站底部《免责声明》;
车企加速拥抱智能化,2022或为激光雷达前装量产上车元年
自动驾驶临近L3跨越期,激光雷达上车必要性显现。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高工智能汽车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新车前装标配搭载L2上险量338.51万辆,新车L2搭载率达到18.61%。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2021年沃尔沃、奥迪、大众等传统车企和小鹏、蔚来等造车新势力加速拥抱激光雷达,前装上车曙光初现,2022年预计为激光雷达前装量产上车元年。
整机厂商三维度竞争:方案、成本、生态,关注国产厂商崛起
激光雷达OEM厂商方案-成本-生态三维竞争,当前竞争集中于技术方案混战,或将转向低成本竞争,长期看上下游生态有望成为制胜关键。Luminar在技术方案、成本下降空间及下游资源上均具备优势,具备长期竞争力。另本土激光雷达厂商新品频发,产业链分工助力量产。速腾M1已获得比亚迪、广汽埃安、威马汽车、极氪等多家前装定点,与立讯达成代工合作;图达通推出超远距猎鹰+中短距Robin的产品组合,外协代工建立年产10万台产线,Q1即将量产交付;禾赛AT128获得总计百万台定点,22年内即将量产交付。随着激光雷达产业链上下游国产化渗透率的提高,国内厂商在成本与资源上的优势也会逐渐显现。
OEM厂商混战下产业链投资机会确定,国产供应链初长成
激光雷达技术路线百花齐放,当前上车主要为混合固态产品,OEM厂商混战下产业链投资机会确定。光电系统占激光雷达成本最高(67%),另人工调试成本占比25%,国产化、高集成度和自动化生产为激光雷达成本主要下降路径。上游产业链主要包括激光器、探测器、处理芯片、旋转电机和光学组件等厂商。
激光雷达行业技术-产能-品牌三阶段驱动,PS-PEG-PE估值演进
激光雷达行业预期分为技术驱动-产能驱动-品牌效应三阶段:1)2020-2025年为技术驱动阶段,采取PS估值法,竞争格局分散,技术路线百花齐放,拿到车企定点的厂商拥有“入场券”。2)2025-2030年为产能驱动阶段,采取PEG估值法,拥有大规模制造和持续降本能力的厂商能够进一步攫取市场份额。3)2030年之后为品牌效应阶段,采取PE估值法,上下游生态完备,自研核心元器件及拥有软件算法能力的厂商享受更高净利率。
投资建议:激光雷达星辰大海,有望成长大批国产供应链厂商,推荐已覆盖标的炬光科技,关注舜宇光学、永新光学、水晶光电、蓝特光学等相关上市公司。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回暖不及预期、激光雷达技术路径跃迁风险、疫情反复风险。
为了完善报告评分体系,请在看完报告后理性打个分,以便我们以后为您展示更优质的报告。
您也可以对自己点评与评分的报告在“我的云笔记”里进行复盘管理,方便您的研究与思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正在加载,请稍候...